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 
用City Walk的方式打开《千里江山图》!带你穿越回近百年前的黄浦→
来源: 上海黄浦      时间:2023-08-25 15:47:50

日前,根据新近获得


(资料图片)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千里江山图》

改编的《<千里江山图>广播剧》亮相上海书展

也同步上线喜马拉雅“热剧场”

并在上线第二天就跃居有声图书榜首

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

《千里江山图》是著名作家孙甘露

献给上海的一部文学力作

孙甘露创作时参考了

当时的城市地图、报纸新闻、

档案、风俗志等真实材料

“重现”了20世纪30年代

上海的社会环境、风物和生活

重点还原了当时上海的建筑、

街道、饮食、风俗

和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

小编查阅资料发现

作品中出现了不少黄浦的景点

虽然随着时代变迁

有些建筑已经更换了名字

但它们的故事依旧流传

孙甘露在《自画像》里说道:

“一种松散慵懒的生活,

与争分夺秒的外部世界格格不入”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

结合时下最火热的City Walk

穿越回三十年代的上海

顺着孙老师的作品地图

来一场《千里江山图》版City Walk

做一天黄浦的“吟游诗人”

浙江大戏院

《千里江山图》故事的开篇,便提到了位于黄浦区浙江路上的两个知名地点——

“大约九点三十五分,卫达夫走到浙江大戏院门前,对面就是四马路菜场。

工部局允许车主在浙江路这一段停放车辆,平时这里总是拥挤不堪,除了汽车,还有黄包车、商贩的小推车、运送菜蔬的板车,行人进出菜场只能在车缝里钻。”——《千里江山图》

▲邬达克设计的浙江大戏院,现名浙江电影院

这里提到的浙江大戏院,即如今黄浦区浙江中路119号的浙江电影院,是一座经典的石库门红砖建筑,共四层,由匈牙利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上世纪30年代,邬达克在上海一共设计了四座大戏院,浙江大戏院是最早的一座(另外三座分别为大光明电影院、卡尔登大戏院、辣斐大戏院)。

四马路小菜场

浙江电影院对面就是赫赫有名的——四马路小菜场。菜场北边是水产公司营业部,食品紧缺的时候,常常排队都买不到。凭票供应的来自黄海、东海的海鲜里,有大黄鱼、带鱼、墨鱼、鲳鱼、马鲛鱼、比目鱼、海蜇头等等。买完菜到点心店弄点生煎馒头,叫碗咖喱牛肉汤吃,还可以去对面浙江电影院看场电影,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一种非常惬意的生活方式。

▲1930年竣工的四马路菜场(今福州路浙江路口)

▲1956年,福州路小菜场(四马路菜场)门口等候的市民

跑冰场

“上午九点四十分,世界大旅社屋顶花园。

游乐场看起来有些萧条,冬日阳光照在转台上,几匹木马垂头丧气,油彩剥落处看起来特别显眼。跑冰场、弹子房都空荡荡,书场也没有开门,只有露天茶室坐着一两个客人。”——《千里江山图》

百年前上海人口中的“溜冰”(也称“跑冰”),实为今日的轮滑,在上海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1879年,《申报》中就已经出现在上海开办溜冰场的记录。这家溜冰场,位于当时广东路毗邻天祥洋行旁的一间栈房楼上,溜冰场内提供四轮滚轴溜冰娱乐项目,也就是如今大家所称的轮滑,每日客流数十人至百余人不等。从此,这项运动开始在海纳百川的申城逐渐兴盛。

▲《近代上海的百货公司与都市文化》

当时,市民溜冰的活动场所主要有南京路、西藏路口的新世界溜冰场、大新公司溜冰场等处,均为私人开业。当年永安公司紧跟潮流,将永安新厦4层楼面全部辟为溜冰场,一度成为当时上海闻名遐迩的“网红地标”。1939年5月的《永安月刊》称该溜冰场为“上海唯一最完善高尚跑冰场,(内有)标准地板,标准跑鞋,特辟雅座,冷热饮品,特色西点,精美西菜”。

▲永安跑冰场(资料来源:上海永安股份有限公司档案,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号:Q225-2-81。)

大光明大戏院

“本场电影已过半,下一场的观众还没到,大光明大戏院外只有三两行人,在寒风中匆匆赶路。头顶上方的电影海报被风吹脱了一半,飘在半空中哗哗作响,夕阳照在玛琳·黛德丽有些扭曲变形的脸上,那头著名的金发也已饱经冬日风雨和尘土的摧残,变得黯淡无光。陈千里到票房转了一圈,又从另一扇门走了出来。他继续向东走了一段,左转进了派克路。”——《千里江山图》

大光明大戏院(今大光明电影院),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盛名,它始建于1928年,由中国商人高永清与美国人亚伯特·华纳(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公司华纳兄弟的创始人)合资成立。京剧大师梅兰芳亲自为大光明电影院的开张剪彩;1933年,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重建。此外,大光明电影院还是亚洲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和亚洲第一座立体声电影院。

▲1933年重建的大光明戏院

跑马场

"跑马场外围的护栏边,行人稀疏,他们停了下来。马赛大多在春秋两季,届时赛道围栏旁簇拥着赌徒和小报记者,人人都争着打听和传播各种真假消息。平常日子,骑师和马夫也会不时牵着马到赛道上转几圈,让赛马在众人面前亮亮相,假装精神抖擞或者萎靡不振,以此操纵赔率。不过这会儿,薄暮笼罩的跑马场上,只有几个外国小孩在争抢一只皮球。”——《千里江山图》

跑马场又称跑马厅,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区域。具体为今南京西路、西藏路、武胜路和黄陂路四条路所围成的区域。1850年,英国商人霍格等人组织跑马总会,为上流社会提供赛马等休闲娱乐活动。上世纪50年代后,昔日“跑马厅”经过改建后成为“人民公园”与“人民广场”,而原“跑马总会大楼”则先后成为过“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展览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从此普通民众也能进入“一探究竟”。2018年3月26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馆,原“跑马总会大楼”至此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三马路申报馆

“吃饱喝足,他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松了松肩背,起身出了小吃店,走到了三马路申报馆。

报馆门口靠墙蹲着许多报贩,面前的地上铺着油布,布上放着各种报纸。《申报》发行量大,每个报贩手底下都有很多报童。所以凌晨《申报》发行,报贩们把报纸折叠点数,发给报童,然后依旧守在申报馆墙边。稍晚几小时,望平街上别家报馆也会把报纸送到这里,交给《申报》报贩,再由他们发给报童。”——《千里江山图》

▲申报馆旧影

清末民初时的望平街,是上海报业聚集之地。望平街与三马路(今汉口路)的十字路口,《新闻报》、《申报》两家报馆,一东一西,相隔而望。

向南寥寥几步之遥的四马路(即福州路)上,则是《时报》报馆所在。上述沪上三大报馆之外,望平街一带还先后存在有诸如《民立报》《民强报》《时事新报》《神州日报》《晶报》《上海画报》等大小报纸。每日清晨,望平街报贩云集,成捆成捆的报纸从这条并不宽阔的街道被送往上海的大街小巷乃至江浙一带的大城小镇。时人叶仲钧所撰《上海鳞爪竹枝词》中有诗云:“集中消息望平街,报馆东西栉比排。近有几家营别业,迁从他处另悬牌。”望平街之盛景,可见一斑。

华懋饭店

“就在陈千里走进银行后不到十分钟,叶启年从华懋饭店出门,他让马秘书先把车开过去,新年第一天,他打算走一走。沿着仁记路往前,十来分钟就可以走到天津路。”——《千里江山图》

华懋饭店是和平饭店的前身,位于上海南京东路和外滩的交叉口,建于1929年,1956年为纪念亚洲太平洋和平大会更名为“和平饭店”,2007年关闭翻新,经过3年修复,2010年和平饭店重新开门迎客。著名喜剧家卓别林、好莱坞影星马琳黛德丽都曾入住过华懋饭店。

蓬莱路国货市场

“陈千里从书画铺出来,钻入拥挤在蓬莱路国货市场外围的人群中。在方斜路法商电车公司车站,他朝站台旁的电线杆看了一眼,找到了梁士超的字条,贴在一则寻人启事旁。”——《千里江山图》

二十世纪初,日本工业品行销东亚,中国成为其最大的海外市场。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商业渐成规模,以“提倡国货,抵制日货”为主题的国货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尤以工商业中心城市上海规模最大。波澜壮阔的国货运动大潮中,蓬莱市场以旗帜鲜明、力量雄厚、组织动员能力强等一系列优势,成为国货运动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战场。

1937年11月,日寇侵占南市后点燃了位于蓬莱路学前街路口的蓬莱市场。漫天大火连续燃烧两天两夜,占地二十四亩的蓬莱市场在一片火海中化为残垣断壁。

格致中学

“同春坊弄堂到底,有一道很高的围墙,墙背后是工部局立格致公学,校门却是开在街区的另一面。每次去上班,田非都会走这条路。

他在格致公学前后上了九年学。这家英式公学只招收男生,今天要放寒假,学校门口不时出来一群年轻人,虽然天冷穿着棉袍,但个个都规规矩矩,在棉衣外面罩上天蓝色阴丹士林布长衫,戴着圆顶软呢鸭舌帽,帽子上绣着黄色校徽。”——《千里江山图》

▲图源自:上海新闻

▲图源自:格致中学官网

格致中学前身为“格致书院”,始建于1874年,由清朝重臣李鸿章倡议,近代著名化学先驱徐寿和时任英国驻沪总领事麦华陀联合创办,是我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中西合办、最先传授自然科学新知、培养民族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之一。学校于1959年被评为首批上海市重点中学。

除此之外

孙甘露还在《千里江山图》中

盘活了黄浦这些地方

↓↓↓

天津路

旧上海金融一条街

复兴公园的前身顾家宅公园

还有很多地点和街道

感兴趣的小伙伴

可以登录喜马拉雅APP

收听广播剧《千里江山图》

一探究竟哦

上面这些列举出的地点

小伙伴们熟悉吗?

你最常去的是哪些?

欢迎分享哦~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